2019-08-28 09:41:20
蝗虫身上有乐器来表达它的欢乐。现在我们看看一只沐浴在阳光下,正在休息、消化食物的蝗虫吧!它突然发出了声音,重复了三四声,休息一下,就这样奏起了乐曲。它用粗壮的后腿,时而用这只,时而用那只,时而两只并用,弹奏身体的两侧。
声音非常微弱,就像针尖擦着一页纸的响声,这便是它的歌唱,近乎寂然无声。一个如此简陋的乐器是奏不出什么好听的音乐的。蝗虫没有螽斯那样带锯齿的琴弓,没有绷得像音簧似的振动膜。我们看看意大利蝗虫吧。它的后腿上下呈流线型,每一面有两条粗肋条。在这些主部件之间排列着一系列人掌纹的细肋条,两面都一样突出、一样清晰明显。除了这两面一模一样之外,更使我惊讶的是所有肋条都是光滑的。起琴弓作用摩擦大腿的前翅臀区也没有任何特别之处,同前翅其余部分一样有一些粗壮的翅脉,但没有任何锯齿。
这样的发音器能发出什么声音呢?就像一块干皱的皮膜所发出的声音。为了这微弱的声音,蝗虫抬高、放低它的腿,激烈地颤动,它对自己的成绩十分满意。它摩擦着身体的侧部,就像我们感到满意时搓双手一样,并不打算发出声音来。这便是蝗虫表示生活乐趣的方式。
当天空略有云翳,太阳时隐时现时,我们来观察它吧。太阳露出时,它的大腿就一上一下地动起来,阳光越热,动得越厉害。歌唱的时间很短,但只要有阳光,它就一直鸣唱。太阳被云遮住了,歌唱立即停止;等到阳光重现时,再重新开始。这便是热爱阳光的蝗虫表示舒适的简单方式。
并不是所有的蝗虫都用摩擦来表示欢乐。长鼻蝗虫后腿非常长,即使太阳晒得暖洋洋的,它也沉闷地默不作声。我从来没见过它摆动大腿作为琴弓,它的腿那么长,除了跳跃外,没有别的用途。灰白色大蝗虫也是不发声的,它以另一种特殊方式来表示高兴。这个巨人经常到荒石园里来,即使是隆冬时节。当天气平静,阳光温暖时,它张开翅膀迅速拍打几刻钟,好像要飞起来的样子。翅膀虽然拍打得非常迅速,发出的声音却几乎听不见。红股秃蝗前翅粗糙,彼此隔开,长不超过腹部的第一体节,后翅更短,连前胸都遮不住。初次见到它的人会把它当作若虫。他搞错了,这已是发育完全的蝗虫,已经成熟得可以交配了。既然它的上衣剪裁得这么短,难道还有必要指出它不可能鸣唱吗?它的确有琴弓,即粗粗的后腿;但它的前翅,没有突出的边缘,在摩擦时作为发音的空间。如果说别的蝗虫发出的声音不响,那么红股秃蝗则完全不发音。这个默不作声的昆虫一定有其他办法表示自己的欢乐和召唤情侣的,是什么办法呢?我不知道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红股秃蝗没有飞行的器官,而始终是笨重的步行者,而它的近亲,同样生长在阿尔卑斯山的草地上,却拥有非常杰出的飞跃天赋,它有前后翅的胚芽,这是卵赠给若虫的礼物;但这些胚芽,它却没想到予以发展。它一直蹦蹦跳跳着而没有更大的抱负,它满足于步行,满足于做个步行的蝗虫。为什么呢?
长鼻蝗虫
有人回答我说:“进化停顿了。”好吧。生命在工程进行到半途中停顿下来。这个回答实际上等于没有回答,问题以另一种形式又提了出来。为什么会出现停顿呢?
若虫孵化后,它希望发育老熟时能够飞跃。作为这美好未来的保障,它的背上长着四个翅芽,里面蛰伏着各种宝贵的胚芽,一切都按正常的进化规律安排好了。可是身体没有实践它的诺言,没有履行它的保证,成年蝗虫没有翅膀,仍然穿着残缺的衣服。
能不能把这归因于阿尔卑斯山艰苦的生活条件呢?根本不能,因为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其他跳跃类昆虫,都能长出翅膀来的。那么在需要、食物、气候、习惯这些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,有的发育成功,能够飞翔;有的则失败了,始终是笨重的步行者。
阅读量:
扫一扫,关注更多虫虫战队资讯
长按二维码-存储图像-打开微信扫一扫-从相册选取二维码-点击关注。
或打开微信添加朋友-搜索“虫虫战队”,关注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