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7-18 09:57:43
氟蚁腙是一种昆虫细胞线粒体呼吸阻断剂,杀蟑螂机制不同于拟除虫菊酯类、残杀威类和有机磷类农药,主要作为胃毒饵剂有效成分应用。其特点是杀蟑螂症状较缓和,杀虫速度慢于毒死蜱等神经毒剂,潜伏期较长。蟑螂取食氟蚁腙饵剂后,有50%的氟蚁腙有效成分以未被代谢的完整分子形式通过粪便排泄出来,通过蟑螂若虫和成虫的食粪行为达到二次灭蟑,连锁杀蟑效果显著。2% 氟蚁腙胶饵在现场研究成功地防止了德国小蠊危害,并且对成虫和若虫都达到了很好效果,使用两周可控制蟑螂侵害。该产品剂型适合专业有害生物管理公司应用,使用方便,可以作为一种延缓蟑螂抗性发展、提高蟑螂防治效果的轮换产品推广应用。
室内药效评价
1.供试药物:2%氟蚁腙杀蟑铒膏,纯度2%;韩国国宝药液有限公司。(日期20170516,批号7051242)
2.30x30cm方箱;清洁水;面包屑(小麦粉、白砂糖、植物油、生活用水)饵料。
3.供试虫体:选择人工饲养美洲大蠊(四川),从未接触杀虫剂,选取2-3天未进食,成虫,雌雄各半,体长3-4cm。
方法:分别称量2g供试铒膏与2g面包屑于培养皿中。每箱配置吸水棉求与清洁水于培养皿中。
采用玻璃方箱装置,将20-25只健康蜚蠊(雌雄各半)经放虫孔放入已关闭门的方箱装置,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,在箱内一角放置待测饵剂2g,对角放置蜚蠊饲料2g,中央放置盛有浸水棉球,每日定时称量毒饵皿和正常饲料皿的重量并对调位置,每24h记录并取出死亡虫体,观察至投饵第12天,测试二次以上重复,并设以正常饲料饲养为空白对照。
记录与数据处理:观察记录每次虫体的死亡数,计算灭效,将观测时间取对数值,杀灭率转换成几率值,计算LT50,可用下列公式表达:
式中:
P -----死亡率。%
K-----死亡虫数,单位为只;
N-----处理总虫数,单位为只。
式中:
-----校正死亡率,%;
-----处理死亡率,%;
-----对照死亡率,%。
空白对照死亡率在5%-20%;应进行校正;空白对照死亡率>20%,实验作废。
(1)毒性效果
正式试验中,试虫在食用饵膏后产生明显中毒现象,观察其表现为以下三个阶段中,判定为中毒个体。如表1。
表1蜚蠊氟蚁腙中毒症状
阶段一 |
蜚蠊在无外界刺激的爬行中身体不断震颤、肢体行动不协调、身体扭曲、行动缓慢、足部在磨擦面有打滑现象。 |
阶段二 |
在外界刺激下,无强烈应激反应、趴伏地面、肢体无力。 |
阶段三 |
蜚蠊翻背、腹部向上、四肢抽搐且无法自行翻身。 |
表2 2%氟蚁腙饵膏灭杀效果观察
时间 (d) |
组A |
组B |
对照组 |
|||||
活体数 (只) |
死亡率 (%) |
正常个体 (只) |
活体数 (只) |
死亡率 (%) |
正常个体 (只) |
死亡数 (只) |
||
0 |
18 |
-- |
18 |
25 |
-- |
25 |
ND* |
|
1 |
18 |
-- |
18 |
25 |
-- |
25 |
ND |
|
3 |
18 |
-- |
18 |
25 |
-- |
25 |
ND |
|
4 |
18 |
-- |
18 |
25 |
-- |
25 |
ND |
|
5 |
18 |
-- |
9 |
24 |
4 |
24 |
2 |
|
6 |
18 |
-- |
9 |
21 |
16 |
21 |
3 |
|
7 |
17 |
5.56 |
8 |
17 |
32 |
17 |
ND |
|
8 |
17 |
5.56 |
4 |
16 |
36 |
4 |
ND |
|
9 |
14 |
22.22 |
3 |
15 |
40 |
3 |
ND |
|
10 |
14 |
22.22 |
2 |
11 |
56 |
3 |
ND |
|
12 |
11 |
38.89 |
2 |
|
|
|
|
|
13 |
10 |
44.44 |
1 |
|
|
|
|
|
14 |
9 |
50.00 |
0 |
|
|
|
|
|
*未出现死亡
图1 2%氟蚁腙饵膏美洲大蠊A组毒性参比图
由于对照组在5d、6d死亡率为6.67%-16.67%,均在5%-20%之间需进行死亡率校正。KT50计算采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进行拟合。死亡率与中毒率如表1。
(2)摄食量与铒膏保水性
2%杀蟑铒膏为油性膏状饵剂,存在渗透和挥发作用,可渗入干燥的滤纸与纸板,本实验设计了挥发比对组。正式试验以0-9d数据为准,9d时,饵膏残留量为84.58%。试虫仅在0-1d间进行大量进食行为,1d时饵膏摄食量为32.67%;1d后由于药效作用,未出现明显取食行为。饵膏摄食量与保水性见表2与图2。
表2 2%氟蚁腙铒膏摄食量
时间 (d) |
氟蚁腙铒膏 (g) |
正常饵料 (g) |
挥发对照 (g) |
饵食系数 K |
0 |
2.02 |
2 |
2.01 |
0.57 |
1 |
1.36 |
1.04 |
1.90 |
0.55 |
3 |
1.28 |
1.04 |
1.80 |
0.66 |
4 |
1.22 |
1.04 |
1.84 |
0.66 |
5 |
1.20 |
1.04 |
1.82 |
0.54 |
6 |
1.20 |
1.04 |
1.71 |
0.57 |
7 |
1.20 |
-- |
-- |
-- |
8 |
1.15 |
-- |
-- |
-- |
9 |
1.30 |
-- |
1.70 |
0.43 |
平均系数K=0.57 |
图2 2%氟蚁腙铒膏消耗量
由图可见,2%氟蚁腙饵膏保湿型良好,环境中并未出现大量损失。试虫仅在0-1d间进行大量进食行为。
2%氟蚁腙饵膏在5-8d时产生毒效,其表现为虫体身体震颤,厌食;5-7d时出现死亡。
参考文献
1)GB/T 13917.7-2009《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 第7部分:饵剂》
2)GB/T27783-2011《卫生杀虫剂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杀蟑毒(胶)饵》
3)《氟蚁腙灭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灭效观察》 ;摘自《中华文生杀虫药械2010年2月第16卷第1期》
4)《拜灭士蟑螂胶饵对德国小蠊实验室及现场灭杀效果观察》;摘自《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质2003年第14卷第六期》
阅读量:
扫一扫,关注更多虫虫战队资讯
长按二维码-存储图像-打开微信扫一扫-从相册选取二维码-点击关注。
或打开微信添加朋友-搜索“虫虫战队”,关注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