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7-26 09:52:33
形状特征
胸部
前胸背板较宽大,两侧中间向外突,略似菱形,后缘平直,其上有6条黑色纵纹,两侧的2条黑纹靠近边缘。小盾片宽大,呈盾状,前缘平直,其上有4条黑纹,黑纹向后方略变细,两侧的2条位于小盾片边缘。体侧缘每节具黑、橙相间斑纹。
头部
成虫长椭圆形,体长10~12毫米,宽约7毫米,体表粗糙,有密集刻点。头部有2条黑纹。触角5节,棕黑色,基部2节红黄色。
分布区域
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南及西南诸山区。西伯利亚东部、朝鲜和日本有分布。
赤条蝽主要危害胡萝卜、茴香等伞形花植物及萝卜、白菜、洋葱、葱等蔬菜,也可危害栎、榆、黄菠萝等。成虫、若虫,常栖息在寄主植物的叶片、花蕾及嫩荚上吸取汁液,植株生长衰弱,若留种菜受害可使种荚畸形、种子减产。成虫及若虫的臭腺发达。遇敌时即放出臭气。
昆虫生活史
赤条蝽:Graphosoma rubrolineata,生活史复杂,为不完全变态。卵生。在我国各地均1年发生1代,以成虫在田间枯枝落叶、杂草丛中、石块下、土缝里越冬。在江西,4月中、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,5月上旬至7月下旬成虫交配并产卵,6月上旬至8月中旬越冬成虫陆续死亡。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陆续进入越冬状态。成虫白天活动,多产卵于叶片和嫩荚上。
卵
卵长约1毫米,桶形,初期乳白色,后变浅黄褐色,卵壳上被白色绒毛。
若虫
末龄若虫体长8~10毫米,体红褐色,其上有纵条纹,外形似成虫,无翅仅有翅芽,翅芽达腹部第三节,侧缘黑色,各节有橙红色斑。
阅读量:
扫一扫,关注更多虫虫战队资讯
长按二维码-存储图像-打开微信扫一扫-从相册选取二维码-点击关注。
或打开微信添加朋友-搜索“虫虫战队”,关注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