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1-07 16:11:03
缺翅虫 开放分类:动物│昆虫│生物│自然
基本信息/缺翅虫
中文学名:缺翅虫
界:动物界
门: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
亚门:有颚亚门Mandibulata
纲:昆虫纲Isecta
亚纲:有翅亚纲Pterygota
目:缺翅目 Zoraptera
种:缺翅虫
简介/缺翅虫
缺翅虫属昆虫纲缺翅目(Zoraptera),为一类原始的稀有昆虫,具有集群的生活习性。缺翅目是昆虫纲中最小的一个目,也是了解最少的一个目。该目1913年首先建立,由于最初发现的种类都是无翅型,故命名为缺翅目,后来才发现有翅型。
分类及分布/缺翅虫
中国缺翅目昆虫已发现有2种,均分布于西藏的东南部。这是东半球分布最北的2个种类,1种分布于西藏察隅地区的中华缺翅虫 Zorotypus sinensis Huang,另一种则分布于西藏墨脱地区的墨脱缺翅虫 Z. medoensis Huang,其分布海拔均在2000m以上的山地。
生物学描述/缺翅虫
生活环境为原始的常绿阔叶林,高大的乔木使林间显得异常阴湿,林间郁闭度达0.7-0.8。苔藓及附生植物比比皆是。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。这两种缺翅虫十分近缘,它们的分布区域极其接近,可能由于高山的阻隔,在长期的地理隔离下,进化成两个不同的种。它们外形极为相似,但缺翅型雄虫外生殖器结构不同,且其第8腹板的毛序有明显区别。
备注/缺翅虫
缺翅目昆虫直至今日仍为一科,即缺翅虫科Zorotypidae,一属即缺翅虫属Zorotypus。Hubbard(1990)曾深入研究了缺翅目昆虫的种类和分布,全世界已记载的缺翅目昆虫有30种。其中Zorotypus palaeus Poinar为化石种,发现于北美多米尼克共和国第三纪新世的琥珀里。其余29个种类均为现存的种类。
中华缺翅虫属昆虫纲、缺翅目、缺翅虫科。拉丁学名为zorotypus sinensis。中华缺翅虫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境内。1973年由中国生物学家黄复生教授首先发现,并正式定名为“中华缺翅虫”。
中华缺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,体长约0.3厘米左右。个体为褐色,头部较大,呈三角形,活动灵活。无单眼和复眼,触角呈念珠状,共9节。翅部细长,前翅大于后翅,也有无翅的种类。
中华缺翅虫通常栖息于南、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雨林及季节雨林地带的树皮下或土中,喜成群活动。主要以真菌孢子及螨类为食。
阅读量:
扫一扫,关注更多虫虫战队资讯
长按二维码-存储图像-打开微信扫一扫-从相册选取二维码-点击关注。
或打开微信添加朋友-搜索“虫虫战队”,关注即可。